首页  新闻中心  智电科技  智能手机  智慧电视  智慧家电  数码科技  智慧生活  智能母婴  专题  评测中心 

电话手表“失控”,亲子关系该如何修补

来源:钱江晚报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2-07 14:07:31

寒假中,不少家长选择解禁孩子的电话手表限制,让孩子放松心情,增进和小伙伴的交流。但让家长们没想到,孩子们迅速陷入“全天候社交模式”,聊天刷屏、熬夜斗图、加入陌生群组等,引发了家庭矛盾。本以为是给孩子的一份“福利”,却没想到电话手表竟成了影响亲子关系的“定时炸弹”。

电话手表“失控”,亲子关系该如何修补

电话手表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,初衷是为孩子的生活提供便利,让家长能随时掌握孩子动态,同时也为孩子之间的交流搭建桥梁。家长们解除限制,是对孩子信任的体现,希望他们能借此拓展社交,丰富假期生活。但孩子们的“失控”表现,无疑给家长们泼了一盆冷水。从表面看,这是孩子自制力不足,过度沉迷虚拟社交的问题;但深入剖析,背后反映的是家庭教育与科技发展之间的脱节。

孩子沉迷电话手表社交,首当其冲的是对自身成长会受到诸多负面影响。熬夜斗图、聊天刷屏,不仅打乱了孩子的作息节奏,还会进一步危害身体健康。长此以往,还可能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,影响学习效率。此外,随意加入陌生群组,使孩子暴露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,存在隐私泄露、不良信息诱导等风险。从亲子关系角度看,家长的初衷与孩子的行为背道而驰,容易引发家长的焦虑与失望,孩子则可能觉得不被理解,双方矛盾激化,家庭氛围紧张。

面对这一问题,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引导责任。在给予孩子自由的同时,要制定明确的规则,如规定使用时间、限制社交范围等。规则制定不能是单方面的命令,而应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协商的结果,这样孩子更易接受并遵守。比如,每天设定1到2小时的电话手表使用时间,并且明确告知孩子禁止加入陌生群组。家长也不能只关注孩子的行为结果,而要注重过程中的沟通。当发现孩子沉迷时,家长不应一味指责,而是耐心询问孩子在社交中的收获与困惑,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虚拟社交。

学校和社会同样需要发挥作用。学校可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课程,教导学生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与优劣,提高网络素养。社会层面,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儿童网络社交平台的监管,净化网络环境,为孩子营造健康的网络空间。

电话手表引发的家庭矛盾,是科技发展浪潮下家庭教育面临挑战的缩影。解决这一问题,需要家长、学校和社会多方协同,既不能因噎废食,否定科技对孩子成长的积极意义;也不能放任自流,让孩子在虚拟社交中迷失。只有找到平衡,才能让科技真正成为助力孩子成长的工具,而非破坏亲子关系的“定时炸弹” ,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享受社交乐趣,茁壮成长。

netease本文来源:钱江晚报 
素材来自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!
分享给小伙伴们:

引领智能化科技领域专属性媒体,从不跟随别人,只求突破自己—搜索服务号“智电网”或订阅号“智电小赤佬”关注智电网微信,新鲜酷炫科技资讯即时掌握。

关键字:智能电话手表

精彩图集 
热门图文 
专题报道 
2019中国AIoT智能终端峰会--暨2019中国智能家电家居产业论坛
2019神舟精盾X55 十代酷睿新品发布会
心·无界 2018TCL冰箱洗衣机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大会
昆山神舟电脑大厦启用揭幕仪式暨精盾高端笔记本新品发布会
诚信315消费者权益日
热点推荐